:::
日常保養與預防

陶瓷萬萬碎?日常生活中的陶瓷工藝品保存的技巧與原則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陶瓷
文字

陶瓷工藝的保護與修護


陶瓷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常見且用途廣泛的工藝品,但因為材質的特性,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損傷的風險,例如,擺放在桌上的花瓶可能因意外的碰撞或地震而摔得四分五裂、瓷器杯子因輕微碰撞產生裂痕,導致失去承裝液體的功能等。那我們要如何預防陶瓷工藝品陷入這樣的危難之際呢?

保存陶瓷工藝品5個技巧

  1. 穩固擺放位置:將陶瓷工藝品擺放在穩固的平台上,以防止意外碰撞。
  2. 保持適當間隙:多件陶瓷工藝品放在一起時,需保持適當的間隙,避免相互碰撞。
  3. 及時清潔:使用完陶瓷工藝品後,應立即清洗,避免污漬滲入孔隙。建議以中性清潔劑手洗,細節較為精緻的工藝品則不建議使用機器清洗
  4. 搬運保護:搬運與保存陶瓷工藝品時,包覆充足的緩衝材料,如泡棉、布料、軟墊及氣泡布等,可以防止工藝品發生碰撞、磨擦,從而導致磨擦或損傷。
  5. 展示與收納:如需展示,可在陶瓷工藝品下方以黏土固定避免滑動,另外也要注意支撐避免傾倒;無展示或使用需求時,建議以盒裝方式收納存放。

1.穩固擺放位置、2.保持適當間隙、3.及時清潔、4.搬運保護、5.展示與收納

維護的原則


 

適時留意以下日常維護原則,可大大降低陶瓷工藝品的損壞和劣化風險:

避免物理損傷:使用支架或支撐物保持穩定,並在多個陶瓷工藝品之間保持適當距離,以防相互碰撞。

控制環境條件:保持穩定的溫度和濕度,避免極端環境變化,並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或紫外線光源下,以防止褪色或釉層劣化。

防止化學損傷:避免使用酸、鹼等化學品及強效清潔劑,盡量選擇溫和的中性清潔劑,輕輕擦拭,盡可能減少清潔劑殘留。

避免生物損傷:保持環境乾燥通風,防止霉菌滋生或蟲害。

正確處理和搬運:搬運時,特別是對較大的工藝品,以雙手托住底部,使用有保護措施的推車來移動,並使用泡棉、氣泡布或軟布包裹好工藝品,以防碰撞和震動。

定期檢查和維護:定期檢查陶瓷工藝品的狀況,及時處理裂縫和損壞。對於已經損傷的珍貴陶瓷工藝品,應尋求專業修復師的幫助。

為了更好地保存陶瓷工藝品,可以參考上面建議的保存方法和原則,能有效減少陶瓷工藝品的損壞,避免破裂和刮傷等問題,使這些珍貴的工藝品能夠更長久地保存並陪伴我們。


#陶瓷品保存原則
#陶瓷品日常保養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