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補技藝與價值流傳:陶瓷工藝品修護的重要性
陶瓷工藝品的修補技藝,依據修護需求會有不同的材料和方式,修護的巧妙之處也於此呈現。
如傳統修護技法的金繕和鋦釘工藝,能在修護之後巧妙轉化痕跡為美麗的記錄,且依然保有實用價值,例如在美麗的茶壺嘴缺口進行包嘴處理,讓物件融合了新舊之美,使這份惜物之情得以延續。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修護後已提供陶瓷工藝品破碎處足夠的強度,整體結構仍由不及破碎之前,使用與清潔時仍需小心。
而常見於展示用的無痕的修護技法則會盡可能讓損傷部位看不出來,盡可能還原器物既有的原有的樣貌,如博物館的陶瓷文物,或是市集購買的陶偶,這些裝飾性或收藏性的物件通常不具使用功能性,在修護需求上希望能保持原來的樣貌。
陶瓷工藝品的損傷通常來自日常使用中的碰撞、不小心摔落或地震等自然災害,或是使用
習慣不佳導致陶藝品上有許多髒污,如沾附灰塵等等。除了陶瓷工藝品破碎以外的狀況,皆能在日常維護中加以避免,如不慎沾附髒污後立即清潔,或是不在工藝品上貼膠帶或標籤,避免撕除時留有殘膠。
修護,可以讓損壞的工藝品重現光彩,當工藝品被妥善保留了下來,繼續使用或觀賞,無論是對於個人或是社會,情感和故事也能流傳下去,如一只阿嬤在世時最常使用的碗,便可能是子孫回憶阿嬤時重要的情感依附;或想像一下,學生時期好不容易存錢,買下了一個喜歡的瓷杯,陪伴學生時期的杯子卻在畢業時不慎破裂,修護不僅是修護了物件,同時也保留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對文化而言,修護工藝品是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方式。在過去物資缺乏的時代,人們對生活中使用的器物產生深厚的感情連結,並珍愛與養護著這些物品。而今日,修護師結合傳統技藝和現代技術,修護和保護這些珍貴工藝品,使其得以重生並傳承於後世,或許未來的我們也會在這些修護工藝品中,找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紀錄,而對現在的我們也所了解,這即是修護的重要意義。
傳承工藝技術:修護過程中,傳統技藝得以延續和發展,修護師們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後人,使這些珍貴的手工技藝不至於失傳。
- 欣賞審美價值:修護使陶瓷工藝品恢復其原有的美感,使其繼續作為工藝品被使用、欣賞和收藏。
- 保留歷史與文化:每件陶瓷工藝品都是一段歷史的載體,修護使這些歷史得以保存,讓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和認識過去。
陶瓷工藝品的修護旨在還原器物的功能與外貌,延續其價值。透過不同的修護技術,如金繕、鋦釘和無痕修護,我們可以將工藝品中所蘊含的文化故事和情感留下;修護工藝品,也是一種傳承和發展傳統技藝的方式,讓我們在現代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這些古老工藝修護的魅力。
#工藝品修護
#陶瓷品修護價值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