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傷與老舊修護

摔破陶瓷了!第一時間的關鍵處理步驟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陶瓷
文字

陶瓷工藝品是各類工藝品中材質較為穩定的一種,但也容易碎裂。碎裂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1. 馬克杯把手斷掉:馬克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但也是較容易損壞的陶瓷器物之一。尤其是馬克杯的把手,因其突出於杯體且接合點較小,很容易因為碰撞或摔落而斷裂。
  2. 茶具蓋子摔破:茶具在使用時,常因手滑摔破壺蓋,使得整套茶具顯得殘缺不全。
  3. 家中花瓶掉落:花瓶是家庭裝飾中常見的陶瓷工藝品之一,容易因為地震或意外碰撞而掉落破裂。

以上這些情況很難完全避免,當我們珍惜的陶瓷工藝品遭遇了這些損傷時,如果我們想加以修復,可以怎麼做呢?


 

遇到陶瓷工藝品損傷,該怎麼辦?


 

當陶瓷工藝品發生損傷時,建議立即進行初步處理,讓後面的修護能順利進行:

小心處理碎片:為了減少修護後的形狀或顏色差異,建議盡可能蒐集陶瓷碎片,處理時,務必戴上手套避免被尖銳處割傷,並用紙張或氣泡紙將破片一一分開包妥。撿完破片後,也要仔細打掃地面,避免微小的陶瓷碎片刺傷腳。

分類收集:如果只有一件破碎的物品,將陶瓷碎片分別以適合的袋子收集起來,如信封袋或稍微有厚度的夾鏈袋,並分別標註,拾取時要小心避免割傷手。若有多件破碎物品,盡可能將不同的物件的碎片分開包裝,並在包裝袋上寫上物件的編號和說明。

小心處理碎片、分類搜集

當陶瓷工藝品破碎時也不要太難過,只要碎片有妥善收集起來,無論碎成多少片都可以找到修護方法。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當收到一件形狀特殊或較大件的陶瓷工藝品時,要盡可能地拍下多角度的照片紀錄。這樣,即便破碎得「體無完膚」,陶瓷工藝修護師也能依照原樣進行修護。
 

透過細心處理和分類收集碎片,將有助於後續的修護復原效果,因此當工藝品破碎時,小心地將碎片分類收集好的工作也十分重要。


#陶瓷品常見損傷
#陶瓷品損傷處理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