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傷與老舊修護

金工工藝品維護必學!揭開五大的物理性損傷修護的秘訣!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金工
文字

在日常生活中,金工工藝品如首飾和擺件,難免會因摔落、長期使用或意外撞擊產生物理性損傷,如凹折和刮痕。透過了解這些損傷特性及其修護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和維護受損的工藝品。

常見物理性損傷

1.刮傷和劃傷:金屬表面常因接觸硬物或操作不小心造成刮傷和劃傷,常見於首飾和小擺件上。
2.凹痕和凹陷:通常是由於金屬受到撞擊或過大的壓力產生,常見於重物碰撞後導致表面變形。
3.裂縫和斷裂:這種損傷通常是金屬受到過度施力、溫度變化或長時間老化的結果,會使金屬出現斷裂或開裂的現象。
4.變形:由於機械壓力、使用不當或長時間負重,金屬的形狀發生改變,常見於經常使用的工具或首飾。
5.磨損:長時間的使用或摩擦會導致金屬表面產生磨損,使其失去原有的光澤和質感。

常見修護方法
 

  1. 拋光:金屬表面的細小刮痕與劃傷可以透過細磨和拋光來去除,讓它重新閃閃發亮。

  1. 敲擊:對於輕微的凹痕與凹陷,用橡膠槌或金屬槌輕輕敲打調整可以讓它慢慢恢復原狀;如果是比較深的凹陷,可能需要加熱金屬後再進行矯正,需要由專業的金工工藝家或是金屬修護師來處理。

  1. 焊接:當金屬出現裂縫或是斷裂,把斷裂部位重新焊接在一起,然後打磨和拋光,使它看起來和新的一樣。

  1. 重新加熱:對於有變形的金屬,可以透過加熱金屬讓它變得柔軟,再進行矯正,這種方法需要專業的設備和技術,需要由專業的金工工藝家或是金屬修護師來處理。
  2. 金屬補料:對於磨損嚴重或斷裂缺失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屬補料來填充,然後再打磨和拋光,使它恢復原有的形狀和光澤。

金工工藝品在日常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物理性損傷,但只要掌握正確的修護方法並進行妥善的維護,大部分的損傷是可以被修復的。無論是刮傷、凹痕還是裂縫,只要採取適當的措施,都能讓工藝品恢復如初。

 

#物理性損傷

#金工修護方法

#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