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傷與老舊修護

從氧化到硫化:金工工藝品化學損傷的修護全攻略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金工
文字

金工工藝品常因氧化、腐蝕和硫化等化學性損傷而變質,這不僅會影響外觀和結構,還可能降低其價值。一旦發現損傷,應注意觀察金屬表面的變色、斑點和腐蝕程度,並記錄損傷的具體位置和範圍,然後根據損傷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尋求專業修護服務。

常見化學性損傷介紹
 

1.氧化:氧化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鏽」,是最常見的金屬損傷之一。輕微的氧化可以用不含顆粒成分的牙膏、醋酸或檸檬酸溶液來清潔,再用細刷輕輕刷掉氧化層。
2.酸蝕:酸性物質會和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像硝酸、硫酸和鹽酸這類的酸性物質具腐蝕性,會溶解或破壞金屬表面。
3.鹼蝕:鹼性物質如氫氧化鈉也會對某些金屬造成損害,特別是鋁,與鹼性物質接觸後會產生腐蝕。
4.污染物:空氣中的污染物會和金屬表面產生反應,加速金屬的腐蝕、導致損壞。
5.電化學反應:不同金屬在潮濕環境中接觸時會發生電化學反應,這種現象被稱作原電池,較活潑的金屬為陽極,被腐蝕的速度快,而較不活潑的金屬為陰極,被腐蝕的速度則較為緩慢。例如,鐵和銅在潮濕環境接觸時,鐵會較快地腐蝕。
6.硫化:硫化損傷通常見於銀器,是純銀與空氣的硫化物結合產生硫化銀的現象,會讓表面變黑。針對硫化損傷,可以使用專用的銀器清潔劑來擦拭,去除硫化層。如果銀器長時間沒有清潔,則需要進行深度清潔和打磨。

修護方法介紹
 

修護的方法會因修護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我們在家中常使用的金屬飾品,像是包包上的金屬零件和戒指等,如果出現鏽蝕,盡可能拿回購買的店鋪進行整理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如果時間或空間上不允許,在小金屬件上的鏽蝕,能進行簡單的物理性除鏽處理,盡可能把氧化物移除,再塗上防護塗層來達到修護的效果。

而較為嚴重的化學性損傷,常出現於長期閒置的金屬文物,如古錢幣、青銅器,及刀具兵器等。金屬與環境形成氧化物後,並不容易還原,需要具備化學及工業安全等專業知識,使用氧化還原反應處理掉氧化物,不易在家中自行嘗試,而此方面的修護處理需仰賴專業的金屬修復,或是整理刀具的店鋪代為處理為宜。

 

以下介紹兩種可以自行處理生鏽的簡易修護方式:

  1. 除鏽處理:適用於輕微的氧化、酸蝕或鹼蝕損傷。首先判斷金屬種類(硬度)和損傷嚴重程度,再根據氧化物的硬度,使用硬度小於受損物件的工具,像是牙籤、針、刷子、刀或刻磨機等細緻工具,慢慢且小心地去除鏽斑。

  1. 防護塗層:對於容易與環境發生化學反應的金屬材質,如欲防止因潮濕、污染物或電化學反應引起的損壞,如生鏽,可以用透明保護漆或特殊的隔離塗料,來減少金屬與環境中劣化因素接觸。

為了避免金工工藝品受到化學性損傷,平時妥善的保存和養護尤為重要。首先,建議把工藝品放在乾燥且沒有環境污染的地方,同時避免極端的溫度變化,這樣可以減少環境對金屬的影響。另外,也可以在金屬表面塗上保護層,如透明保護漆、蠟或特殊的隔離塗料,來防止金屬與腐蝕性物質接觸。並定期清潔金屬表面,去除污垢和沉積物,保持光亮。最後,金屬工藝品應避免直接接觸其他材質,特別是不同金屬,以防電化學反應引起的損壞。即使出現化學性損傷,也有簡易的修護方法可以應用,或是尋求專業的修護師協助,因此不用擔心工藝品無法恢復原狀。

 

#化學性損傷

#金工修護方法

#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