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傷與老舊修護

你知道如何與修護師溝通嗎?修護纖維工藝品的關鍵技巧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纖維
文字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見纖維工藝品,如:奶奶年少時的刺繡作品、爸爸收藏的布袋戲偶或是媽媽手織的娃娃等等。這些工藝品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也常常面臨著老化、損壞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專業的纖維工藝修護師的幫助,不僅可以恢復工藝品的美觀與功能,還能延續其文化和情感的生活價值。

刺繡作品、手織圍巾

在尋求纖維工藝修護師之前,您需要先了解工藝品的損傷情形和自己的修護需求,以便於修護師進行評估和制定修護方案。首先,損傷情形的評估,您可以詳細記錄損傷的部位、面積大小以及是哪一種情況,例如:褪色、破損、霉斑等,並為您的纖維工藝品拍攝清晰的照片,包含工藝品的全貌、損傷部位的特寫,這都有助於與修護師溝通。最後,釐清修護的需求,如希望修復到何種程度?是否哪些痕跡需要保留?以及後續可能的保存環境等等。 如果是具有歷史或情感價值的工藝品,提供工藝品的歷史資料,能夠幫助修護師更好地瞭解工藝品,制定適合的修護方案。

尋找修護師

在臺灣,文物方面的纖維工藝修護師相較於其他材質的修護師更加難尋。但尋找纖維工藝修護師可以從幾個管道來尋找。您可以向設有修護部門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諮詢,了解他們是否有提供修護服務或推薦的專業修護機構,或是設有修護培訓的大學或培訓機構,這些地方的師資或學生是否能夠提供相關的修護資訊。此外,透過修護學會及博物館協會等專業組織尋找推薦的修護師。當然,還有本網站提供修護師與檢測修護單位的資訊,您可以透過檢測修護地圖,快速搜尋到適合您的修護師。

不過若是家中的布偶或織物需要修補,可以首先向家中附近的衣服修改店或是繡學號的店尋求協助,坊間有許多手藝精巧的縫紉/裁縫師傅,憑藉多年的經驗,基本的修補工作難不倒他們,或許您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人選。

評估和選擇

選擇合適的修護師需要考量多方因素,除了查閱修護師的過往案例,了解其擅長的材質和修護領域,也要參考其他客戶的評價,確認修護師是否擁有相關經驗、專業證書或培訓背景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在與修護師進行初步接洽的過程,如能確實地了解該修護師對您工藝品的評估和建議,也能更好地確定該修護師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與修護師的溝通

為了讓修護師確實了解您的需求,在溝通過程中,需詳細討論您對修護後的期望、時間和成本。清楚表達您對工藝品的需求和期望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需要理解修護師所能提供的限制和建議。例如:對於嚴重變色的情況,可能只能弱化色差、無法完全消除。討論過程中有任何疑問或不解的地方都需要提出來,經過雙方充分的溝通,才能形成修護共識、討論出可行的修護方案,也要了解清楚修護所需的時間和費用,確保雙方對整個修護過程有一致的認知,沒有誤解或爭議。

與專業的纖維工藝修護師合作,可以有效地修復和保護您的珍貴工藝品。而透過細心準備、仔細選擇和充分溝通,您可以確保修護過程順利進行,讓工藝品重獲新生。修護不僅是技術性的工作,更是對生活的尊重,值得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重視。


#纖維品保存原則
#纖維品日常保養
#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