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保養與預防

如何分辨纖維工藝品的材質?探索天然、合成與特殊纖維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纖維
文字

纖維工藝是一種使用纖維材料創作的工藝技術,常見的纖維材料十分多元,大致可分成:天然纖維、合成纖維,但若要再細分的話,前者可以再分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後者有人造纖維、混合纖維與其他特殊纖維,每種纖維的特性各有千秋,工藝師們會依不同的工藝手法和目的選擇適合的纖維來進行創作。

天然纖維

天然纖維、合成纖維
  • 植物纖維:常見的有種子纖維如棉花,以及取自植物的莖皮部位的韌皮纖維,如亞麻、大麻、黃麻、苧麻等。棉花質地柔軟且吸水性佳,適合用於織布、刺繡和編織;而亞麻強度高且吸濕快乾,常用於製作亞麻布和家居用品;苧麻和大麻強度高且耐磨,適用於製作粗麻布、繩索和袋子。這些植物纖維都容易受潮發霉,因此要需要注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是否影響文物的保存。

     

動物纖維:常見的有羊毛、兔毛、蠶絲等。羊毛保暖且彈性好,適合用於毛衣、圍巾、毯子和地毯;而蠶絲的手感光滑且有光澤,常見於高級服裝、刺繡和織錦。動物纖維主要為蛋白質組成,容易受到蟲害,所以在存放時應做好防蟲措施。

人造纖維

  • 人造纖維:以現代的技術,我們能製作出具備柔軟且容易吸水的特性的人造絲,適合用於製作服裝和家居用品;醋酸纖維光滑有光澤,適合用於製作服裝和布料;人造再生蛋白質纖維,無論是柔軟、光澤度、吸水性及強度皆佳,唯獨抗熱性差,但因為原料取自大自然,製造過程較環保且可分解,所以是當前最有潛力的新興纖維素材。

     

合成纖維:尼龍強度高且耐磨,是做繩索和運動服的好材料;聚酯纖維耐用抗皺,適合做衣服、地毯和家居用品;石蠟纖維抗光、抗摩、抗黴與蟲,但吸水性和耐熱性較差;聚丙烯纖維屬於石蠟纖維的一種,常用來做毛衣、毯子和戶外用品。

混合纖維

混合纖維:依需求運用不同配比將不同纖維混紡在一起,從而集結不同纖維的優點,提升織品的性能和及穿著舒適性,常見的有棉聚酯纖維混紡、羊毛尼龍混紡等。

其他特殊纖維

  • 金屬纖維:將金屬材料抽製成金屬纖維,常用於製作金屬絲織物和刺繡,除了增加裝飾性,也可以使織物產生導電、導熱、抗靜電及不易燃等金屬特性。

碳纖維:把聚丙烯或石油、煤炭等的副產物瀝青加熱碳化處理而得的纖維,含碳量高於90%,具有輕盈且強度高的特性,常用於製作高性能織物、工藝品,或是混入其他材料增加彈性,如球拍、球衣…等等。

看完這些纖維素材的介紹,不知道您是不是更認識纖維工藝一點呢?由於纖維材質總類繁多,不同的纖維素材需要不同的修護方式。修護師修護纖維工藝品時,也要能依據工藝品所使用的材料,進行相應適合的修護工作,在了解這些差異後,當我們手邊有一件心愛的纖維工藝品時,就能夠妥善的保養及照顧它,讓美麗的工藝延續下去。


#纖維材料
#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