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修護觀念養成

為什麼皮革工藝品修護很昂貴?皮革工藝修護的價值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皮革
文字

皮革是一種古老的材質,不論古今中外,都是十分常見的工藝材質,從古代的防護裝備到現代的高級時尚配件,應用範圍廣泛,逐漸發展出豐富的文化與藝術價值。皮革工藝則是由皮革製作發展而成的藝術,兼具實用與美學的價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心愛、熟悉的手工皮件呢?可能是一只來自手工皮件店的皮夾,或是從精品店購得的高級包、一雙手工皮鞋,甚至是獨具匠心的皮製燈飾。皮革工藝師會挑選適合的皮革,進行設計,並透過熟稔的技法製作成工藝品;事實上,皮革需經歷漫長且複雜的加工過程,才能被製成工藝品。


 

皮革工藝的由來


 

皮革是經過特定加工處理的動物皮膚,從動物身上取下的皮膚稱為生皮,經過鞣製*、染色等加工步驟,讓它產生抗拉伸、抗撕裂的特性後,才能稱之為皮革。臺灣的皮革產業發展起源已不可考,皮革工藝則是在80年代過後,緩步發展;當時全臺僅僅有北部與中部零星幾間皮革工具零售店,能夠服務對皮革工藝感興趣的愛好者,而有別於過去皮革工藝資源的稀缺,現在大家可以透過網路輕易找到店家,購買需要的材料與工具。


 

皮革工藝的修護困難


 

皮革工藝品多半使用天然皮革製作,皮革會因為動物種類、環境或取用部份差異,而有不同的質感和紋理。皮革的魅力之處,在於經年累月的使用下,外觀會逐漸變化,然而經常使用難免會留下使用痕跡,這些皮革表面的細微刮痕、皺摺及顏色變化記錄著著使用者與皮革工藝品之間的生活回憶與情感。也由於每一件皮革工藝品所使用的皮料都是獨一無二,因此當皮革的使用年限到了,或是發生導致皮革嚴重損傷的狀況時,往往難以被完整修復,復原成一模一樣的質感。

當皮革工藝品在修護師手中進行修復時,修護師通常會將皮革工藝品進行拆線和分離,以瞭解皮革材料的整體狀態;接著盡可能尋找材質及尺寸相符的材料,按比例與美感,黏合並縫製至原本的尺寸,最後再進行保養過程耗時且繁複。

1.前處理:削肉、脫毛、去除雜質。2.鞣製:將皮的纖維轉化爲穩定狀態。3.表面處理:改變皮革表面的手感與外觀。

為了讓心愛的皮件能更長久地陪伴我們,經常使用、適當的存放方式及定期清潔保養都非常重要。當皮件真的發生需要修護的損傷情形,建議大家可以找皮革修護師討論修護方法,讓情感和皮件的工藝價值能有機會被延續下去。


#工藝品修護
#皮製品價值
#皮革修護
 


 

*鞣製:指動物皮膚處理成皮革的過程之一,傳統上此步驟會用到鞣質(單寧),但工業革命後也使用鉻鹽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