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塗鴉、風化?石藝工藝品損傷處理的救援方案
石工藝品損傷怎麼辦?
石工藝品會因為不同環境和使用情境,遭受不同類型的損傷。當石工藝品出現損傷時,我們需要盡可能採取適當的方法來處理,才能恢復它們的原貌並保護它們的結構完整性。
損傷情境與處理
一般 石工藝品常見的損傷情形
放在室內的石工藝品擺設,只要平時可以做好適度的保養,正常狀況下並不容易出現損壞狀況。然而,有時還是會有意外的發生,而一般石工藝品常發生損傷狀況包含染色、磨損、碰撞或破裂,以下介紹生活中石工藝品常見的損傷情境及保養方式:
- 泡茶用石茶盤的日常維護與破損修護
泡茶用的石茶盤是生活中常見的石工藝品,購入新的石茶盤時,可向商家詢問日常保養及維護的方法,如果意外摔破且仍有繼續使用需求時,建議盡可能搜集碎片於保護袋中,並聯絡專業的修護團隊來進行修護。平日使用茶盤時,盡可能保持盤面清潔,並在每次使用後,以茶巾擦拭均勻擦拭盤面茶湯,使茶湯均勻滲透石材,避免茶色留下聚集的痕跡,隨著使用次數增加,盤面會逐漸變均勻、黑亮,或是可以用食用油均勻塗抹盤面擦拭,使油品滲入茶盤孔隙達到包覆及深色效果。
- 水晶玉石的損傷修護
當水晶玉石類的裝飾品出現損傷,像是水晶洞摔破了、水晶擺飾出現裂縫或玉鐲首飾斷掉了,可以採用修護陶瓷工藝品及玻璃工藝品的方式進行修護。例如,如果想要像金繕的線條美感,以及增加與工藝品之間的回憶,可以採用金繕的方式來修繕,市售有許多金繕的材料包,可以參考《永恆之痕-傳統陶瓷修復技法:鋦瓷、金繕》的內容或依說明書來進行,自己動手慢慢地完成。或是尋找擅長金繕的工藝修復師,幫您修繕成喜歡的樣子,或是可以採用現代修護的方式,請修護師以具有透明感的黏著、填補材料,經過滲入裂縫黏合後,再經過填補缺損處,最後以拋光研磨方式,盡可能讓裂痕不明顯。
戶外石工藝品常見的損傷情形
- 石碑受老樹根系影響破損或傾倒
石碑常會被生長在旁的植物根系撐破、侵入或推倒,此時可以尋求植物專家的幫助,以根系的生長特性作為處理依據,如果是淺根性植物,容易影響淺層的石藝品,可以評估移除植株;若是深根性植物,則可能需要進行石碑的結構加固或移除工作。
- 古石碑字跡模糊
古石碑常因風化侵蝕導致雕刻的銘文消失。此時,我們需要辨識碑文樣式與內容,以利進行修護。我們可以在較暗的環境下,用手電筒等光線從側邊照射石碑表面,進行觀察並輔以照相紀錄,來辨識模糊的碑文。如果側光攝影無法有效辨識,可以使用拓印技術,但需注意石碑是否具有文化資產身分,以免觸法。拓印技術較有技術門檻,須由專業拓印的專家來進行或協助,避免墨水污染石碑而造成損壞。此外文化資產保存團體或是修護團隊還可以透過另一項專業技術-數位化3D掃描,來紀錄石碑的外觀與銘文,建立數位模型後進行賞析,或者使用非破壞性翻模材料製作石碑模具,進行辨識與修護及保存工作。
- 石雕上的塗鴉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安置在戶外、街頭的石雕常會被人隨意地塗鴉亂畫。要進行處理前,要先確認塗鴉所使用的媒材,如噴漆、麥克筆或原子筆等,再根據石雕的材質特性,選擇適當且不傷及石材的清潔方法,逐步淡化或移除塗鴉痕跡,以免損傷石雕。
- 戶外的石雕被地衣及苔癬類覆蓋
戶外的石雕常因潮濕環境而生長地衣及苔癬類,而影響其外觀和結構。此時,我們可以從檢查周圍環境是否有積水或漏水情況,想辦法隔絕水分防止其持續生長。而在環境乾燥後,再以用具清理地衣。如果無法隔絕水源,而且會造成石雕損壞,可以請專業修護團隊協助進行生物危害的移除和清潔工作,在不損壞的情況下,恢復原有的面貌。
預防或維護的建議
石工藝品應保持在良好的溫濕度環境,避免極端變化與確保乾燥、穩定。家中的石工藝品,盡可能擺放在安全穩定的地方,避免撞擊和刮擦。戶外石藝,則可以定期以影像紀錄外觀資料,或是評估規劃保護設施,可以有效地風化作用。如必須使用防水或加固材料時,應先考慮環境條件、石材特性和材料耐久性,並確保所使用的材料有效性和對人體及環境無害。
當石工藝品出現損傷時,採取適當的修護方法能夠恢復其原貌並保護結構完整性。有染色、磨損、破裂、植物根系侵害、字跡模糊、塗鴉損傷和微生物生長等問題需要處理時,建議根據具體情況,由具有專業技術和方法的專家協助。同時,應該保持空間於良好的溫濕度環境,擺放在安全穩定的地方,並使用適當的保護材料進行維護,就能有效預防石工藝品受損,確保其長期保存完好。
#石藝品常見損傷
#石藝品損傷處理
#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