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段落
損傷與老舊修護
揭開紙類修護師的工具箱:12大必備修護工具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紙藝
文字
文章段落
修護藝術畫作、古籍的知識愈來愈普及,大家不難接觸相關資訊。您可能會好奇,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滿身傷痕的作品化腐朽為神奇、重新煥發光彩的。修護師的工具箱裡究竟藏著哪些秘密武器,幫助他們完成這些不可能的任務?本篇文章將一一帶您了解紙藝修護師常用的修護工具,以及選用工具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常用的修護工具與介紹
- 除塵用的毛刷或毛筆: 常用於除塵的刷具有羊毛排筆、羊毛筆和尼龍毛平頭筆刷,適合去除紙張表面的灰塵和黴菌。
- 塗布用的筆刷: 常用的刷具有羊毛刷、毛筆和水彩筆等,刷具尺寸根據施作範圍而異,這些工具主要用於將水、溶劑、黏著劑或染液等液態物質塗布於紙上。
- 敲擊刷具: 豬鬃毛的糊刷、拓印型染筆、棕櫚纖維的棕刷和日式打刷都是常用的敲擊刷具,透過敲擊和刷實的動作來增加紙張間的黏結性。
- 攤平刷具: 常用來撫平紙張的刷具有棕刷、日式撫刷和豬鬃毛刷等。
- 全色筆刷: 毛筆和水彩筆是修護過程中常用來上色的工具。
- 馬蹄刀:以馬蹄造型為名的裁切刀,用於裁紙、剃邊、刮補絹與地桿及出榫。
- 蠟:用於輕塗抹在裝裱後的裱件上,並可搭配砑石將蠟推均勻,此工序稱為砑光。此步驟能使裝裱後的裱件背紙光滑平順。常見的有產自中國四川的川蠟(俗稱蟲蠟),是白蠟蟲的分泌物,具有較高的熔點,適用於書畫的裝裱。
- 砑石:卵形或圓弧的石塊,可以用於將蠟推均勻,多選用大小適合手握、表面細緻的鵝卵石。
- 裁尺: 傳統為竹木製,但木製尺時間久易變形,現改為壓克力尺。一般傳統有二尺半、三尺半、四尺半與五尺半長的裁尺。
- 竹起子: 又名竹劍或竹刀,可用於下板時揭取裱件,通常修護師會依需求自製大小、厚度不同的起子。
- 各式刀片、手術刀: 用來切割紙張。
- 鑷子、探針、抹刀、針錐:取代手做剔、壓、取,或是刮除等細微動作的各式小工具。
選擇修護工具時,需考慮需求以及其適用性,選擇適合工藝品材質和損傷情況的工具,例如用柔軟的毛刷除塵、用硬挺的刷具施壓工藝品,並於每次使用前毒清潔、使用後需清潔乾淨,將工具保持在良好的狀態,避免污染其他物件。定期檢查刷具狀態,遇到毛刷結塊、掉毛或竹起子發霉、斷裂等情況應及時更換。許多修護師會根據需求自製或調整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修護工作應在乾燥、清潔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避免工具和修護物件受潮或污染,確保工藝品的長久保存和美觀。
#工藝品修護
#紙藝品修護工具
#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