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修護觀念養成

從摺紙到書籍:紙藝工藝品修護的價值與意義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紙藝
文字

紙藝是一門利用紙張進行創作、裝飾、賦予功能性的技藝,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實用性和美學價值,像是摺紙、剪紙、紙雕、手工書等。但因為紙張本身的脆弱性,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損壞,極易受潮、變色或破損,對紙藝工藝品進行修護不僅能延長其壽命,還能保持其原有的美感,並保護其文化和工藝價值。

紙藝工藝品修護的價值與意義
 

1.延長壽命:紙工藝品材料脆弱,易受環境影響而損壞。專業的紙藝修護能有效延長其壽命,讓後人也能欣賞和研究。
2.保持美感:紙工藝品的美學價值在於其創作技法和視覺效果。修護過程能修復破損,還原原本的美感,展示工藝家的創作巧思。
3.保護文化價值:許多紙工藝品記錄了社會風貌和文化習俗,如節慶裝飾和宗教儀式用具。通過修護,這些寶貴的文化得以保存和傳承。


如過去於留下來的書畫類作品,常繪製當時代的生活樣貌,也展現了當時的紙藝工藝技巧,若妥善保存及進行修護後,研究學者能對繪畫的內容進行深究及考古,讓現代人更了解人文及工藝演變的歷史脈絡。

常見的紙藝工藝品

在臺灣,我們常見的紙工藝品主要是日常裝飾、禮品、藝術創作。一張紙雖然軟軟的,不具有足夠的支撐力作為家具,但當紙張製成風琴摺,或是像紙箱的瓦楞紙板中運用了波浪的形狀,就會有較強的結構力,讓紙的應用更為廣泛。

於是今日許多商家研發設計出漂亮的紙家具,像是可以隨意彎曲調整及收納的紙屏風、紙長凳和紙床板等等,而裝飾性較強的室內裝飾也變得多元,像是運用紙柔和的透光性設計成的紙燈具,將溫暖、柔和的光融入室內風格的一部分;另外一種則是瓦楞板的應用,像是有人喜愛將手邊的紙箱材料,做成各種各樣的紙箱公仔,放在家中擺設欣賞。

另外一種,更為常見的紙工藝品,即是書籍,書籍集合應用了不同紙材,並以各種不同形式的裝訂成冊,像是經摺裝、蝴蝶裝等,讓書籍也成為一部分人的收愛好收藏。

常見的紙工藝品大致可以分為以下:

  1. 摺紙:摺紙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漢時期,在紙張被發明後,人們便開始用紙來摺出各種形狀。摺紙技術傳入日本後,發展出獨特的摺紙文化,如千紙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

  1. 剪紙:是一種古老、普及於生活的民俗工藝,歷史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剪紙工藝常用於節慶裝飾、宗教儀式及民俗活動,具有濃厚的文化和象徵意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1. 紙雕:是一種現代工藝形式,運用雕刻、疊層黏貼創造出具有立體雕塑效果的作品。這種技術受到西方藝術運動的影響,能夠製作出具有立體感和深度的工藝品。

  1. 紙塑:使用紙漿和其他材料製作立體雕塑,結合了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理念,能夠創造出豐富的造型和質感。

  1. 紙模型:主要用於展示建築模型、城市規劃模型,常應用於展示和教育用途。這種模型製作需要精細的設計和高度的工藝技巧,能夠精確地呈現設計方案和結構細節。

  1. 書籍:作為文字記錄的載體,有各種不同的裝訂風格和形式。書籍的功能性用途通常大於觀用途,但精美的裝訂和設計也使其成為收藏和欣賞的重要對象。

一件精美的紙屏風、一幅傳統的剪紙藝術品,或是一本精裝的書籍,這些常見的紙工藝品,各自展現著創作者的心血與巧思,通過適當的修護,它們不僅能夠恢復功能,外觀可以更加色彩斑斕、形態完美。了解如何正確地保護和修護這些工藝品,不僅能延長其壽命,更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其中的美麗與魅力。


#紙藝品修護價值
#紙藝品種類
#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