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修護觀念養成

你知道什麼是複合媒材嗎? 走進多材質工藝的神奇世界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複合媒材
文字

複合媒材是什麼?

在過去,工藝甚或是藝術創作多以單一媒材創作,像是一把茶壺,單純以陶或瓷創作而成;一件「油畫」作品,除了「畫布」、「油」與「顏料」外,便不會有其他媒材的存在;又如水彩畫,我們看到的是「水」和「彩」調和在「畫紙」上。這樣的創作態度一直要到20世紀初畢卡索的立體拼貼時期,才破解使用單一媒材的規定。以及一戰過後,德國包浩斯學校(BAUHAUS)的建立,結合建築、工藝、與藝術,將藝術家、工匠與工業之間的界線抹除,以藝術家、工藝家為中心所建構的工作坊形式教學,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術並行的美學精神,使時代下的作品風格更具創新性,突破性地運用各式素材與工藝技術,創造出獨特風格的作品。

如今,運用不同媒材混合,製作出的日常工藝品越來越多。例如入選2021臺灣工藝競賽的「Le Valet 皮革衣帽架」,將木材和金屬巧妙結合,不僅保留了木紋的自然美感,還增添了金屬的光澤感;以及同樣入選的「拼泥 Pini」桌遊組,這組作品使用淤泥再利用的水泥、金屬與木頭製成,讓環保永續的理念能藉由遊戲傳達。其他又如眼鏡、部分文具用品或公仔玩具等,以及大型戶外裝置藝術,都可能融合了人造材料或是電子設備等設計,使複合媒材一詞具有更廣泛的定義。

 





圖:
創作者-陳沐宏 Chen,Mu-Hong
作品名-Le Valet 皮革衣帽架
得獎獎項-2021臺灣工藝競賽 入選 


圖:
創作者-賴玠宇 Lai,Jie-Yu
作品名-拼泥 Pini
得獎獎項-2021臺灣工藝競賽 入選

常見的複合媒材種類

複合媒材已發展許久,各式材料不斷被發明、嘗試與運用,種類繁多複雜,以下為幾個較為常見的種類:

1、平面創作類

(1)拼貼畫:如由紙張、布料、照片、金屬箔片和木材等多種材料組成,並以黏著劑固定

(2)混合技法繪畫:使用不同顏料媒材,將油彩、壓克力、噴漆、拼貼、鉛筆等技法和材料結合於同一畫布上

(3) 書籍和手稿:通常由紙張、羊皮紙、皮革封面、金屬鎖扣和金箔裝飾構成。

2、立體創作類

(1)宗教聖像:木材、油彩、金箔、貴金屬和寶石等材料製作,特別常見於東正教和天主教。

(2)生活器具:如木質、石質或金屬的家具或陶器,常透過鑲嵌金屬飾件、寶石或玻璃增加裝飾性,展現美學與功能性的結合。

(3)現代裝置藝術:常見使用石材、金屬、木材、玻璃、陶瓷、人造材料、金屬、布料和電子元件等材料組合,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

(4)特殊傳統服飾:如原住民服飾,結合金屬、皮革與布料製作而成,。

(5)珠寶和飾品:結合金屬、寶石、琺瑯、玻璃和象牙等材料製作。

(6)纖維創作:則常混合運用織物、紙、金屬絲、珠子等材料,並編織、縫紉和刺繡技法。

深入了解複合媒材後,我們會發現它們從早期到現今已有顯著變化,如現代裝置藝術融入科技元素。無論早期或現代工藝品,都會面臨保存與修護的挑戰,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及相互影響,不僅有助於保存和修護,更能讓我們體會它們的獨特魅力。

 

 

#複合媒材種類

#複合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