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修護觀念養成

漆藝工藝品的修護:高雅不俗卻有內斂的漆藝之美

發佈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漆藝
文字

漆藝,也叫漆工,是製作漆器的技術。漆藝的應用範圍極廣,結合了雕塑、繪畫和工藝等多項手藝,並且漆塑、木器家具和神像彩畫的塗裝都同樣被視為漆藝的一部分。而漆藝的塗料取自漆樹的漆液,具有天然的保護和裝飾效果,但因為它是天然的有機物質,所以在製作和修護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環境,比如溫度和濕度。由於漆液中含有天然的漆酚*,接觸或吸入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因此能從事漆工藝的匠人少之又少;然而漆取自天然,對環境相對友善,只要經耐心與細心處理,就能變成匠心獨具的美麗物品,仍有許多人對漆藝工藝之美情有獨鍾,使漆藝工藝傳承與保存顯得格外重要。


漆藝的由來

漆藝發展至今已有至少七千年的歷史,隋唐時代日本遣唐使將中國的漆藝帶到日本,漆藝在日本快速發展,並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漆樹引入臺灣種植,進而推動了臺灣的漆器工藝發展,隨後,漆器逐漸被視為象徵吉祥喜氣的物品,常用於贈禮。但近代,隨著塑膠和金屬製品的普及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傳統漆器也漸漸失去了市場,因此,漆藝工藝的傳承與修護逐漸受到重視。

漆藝的應用

生活中常見的漆藝工藝品多樣,穿戴飾品、居家裝飾、餐具、器皿都是漆工應用的範圍。例如作為穿戴飾品,有工藝師使用傳統漆藝的天然漆及相關材料創作了樹葉形的胸針,,並經過傳統的脫胎技法與貼附技法製作成形與裝飾點綴;也有工藝師以漆工製作出別緻的居家裝飾,例如以多層漆包覆木胎,外觀光澤且具獨特質感的漆燈,適合裝飾各種居家空間。

2020東京奧運台灣隊出場服,服裝中由臺灣漆工藝品牌光山行製作的金銀漆釦結合了漆藝表現,象徵對選手們摘金奪銀的祝福。圖:漆燈

  圖:光山行2020東京奧運金銀漆釦

而漆藝在日常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器皿,例如工藝作品「漆藝茶則-合歡」,是以孟宗竹為主要材料,使用礦物顏料與天然漆調製而成,並以堆漆技法,呈現出質感優雅且觸感溫潤的效果。這些漆工藝品呈現出了不同材質與多樣化的技法運用,展現了漆藝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圖:漆藝茶則-合歡 

漆藝的修護價值

使用漆器作為生活用具,為我們的日常點綴並增添了風采,不僅美觀,還非常耐用,經過正確保養後可使用數十年甚至更長使用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先人的智慧,提升了生活品質;在保護漆工藝品同時也保護了源遠流長的漆工藝技術,因此正確的保養與修護漆工藝品更為重要。藉由了解漆工藝的歷史與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可以發現其修護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保護與傳承:漆是取自漆樹的天然材料,塗裝在物品上時,不僅能保護表面、防止損壞和腐蝕,還能增加物品的耐用性。此外,因漆藝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通過持續使用漆器與修護,我們能夠讓漆藝的技術得以傳承。
2.工藝價值高:漆藝的技法多種多樣,製作過程耗時費力,且能展現出的是溫和內斂、高雅不俗、低調而華麗的獨特美感,每件工藝品都蘊含著工匠對生活和美的理解與追求,工藝價值卻非常高。


漆工藝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其技藝深度與美感已達到無與倫比的境界,儘管現代塑膠和金屬製品的普及使傳統漆器失去了主流市場,但漆器因其高雅的美感和精湛的工藝,現在仍許多設計師將傳統漆藝的元素融入現代家居設計或時尚產業中,在許多人的生活中仍佔有一席之地。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期許有越來越多人能用心欣賞漆工藝之美,因此而推進漆工藝的傳承與延續,漆工藝的修護於工藝文化的發展也具備著重要的意義,不容忽視。


 

#漆藝品種類

#漆藝修護價值

#漆藝


*漆酚:為天然漆中的重要成分,存在於漆樹樹液中的天然有機化合物,接觸空氣會形防水、耐腐蝕、具光澤的保護膜。未乾的生漆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導致紅腫、紅疹等,須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