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料
工藝領域
纖維
創作者
作品尺寸
120 x 120 x 5 cm
修護用途
藝術保存
損傷類別
雲林縣一般古物「北港震威團飛虎旗」修護案例
修護機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
纖維
文字
檢測修護原因與需求
雲林縣一般古物「北港震威團飛虎旗」為雙面刺繡菜刀旗,因保存環境不佳,造成旗面破損嚴重且脆弱,在經費有限情況下,採表面暫時性加固穩定現況,以降低後續保存或移動時的劣化風險,亦可避免後續作業造成損壞擴增。
檢測修護技法
修護歷程
織品文物暫時性加固為修復前的應急性保護措施, 主要是運用網紗來覆蓋繡品文物表面,以防止繡線、 金屬蔥線和副料繼續磨損脫落,鬆脫的物件被包覆在網紗內,不會再掉落遺失。
網紗亦能支撐住立體繡之重量,加強基底布之強度,以避免基底布繼續撕裂變形。
「北港震威團飛虎旗」暫時性加固前,先進行基本資料及原貌影像紀錄,依劣損情況評估規劃加固方法及可落針位置,並製作支撐襯板固定旗面。加固時,將飛虎旗置於支撐板上,以尼龍六角網紗全面覆蓋,於損壞區域針縫固定。詳實記錄加固位置,以提供後續修復時移除之參考。

修護機構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
修護資歷
2002 年
主要修護類別
纖維|織品、刺繡文物
主要修護技法